科技赋能,助力康复辅具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分中心揭牌
- 日期:2023-11-24
- 来源: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11月13日,安徽省残联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分中心(以下简称“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合肥举行。上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杜松全,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杨宏星,上海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戴光铭,安徽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群,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光权,安徽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焦玲仪,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群总裁张友国等出席仪式。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高青琳主持会议。
实验室作为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分中心,由安徽省残联和科大讯飞联合打造,整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三联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内优质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资源,立足于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方面的技术底蕴,聚焦于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无障碍出行,言语无障碍沟通等方向,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协同推进成果转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共同搭建应用场景,系统性创新满足残疾人群体多样化辅具需求,推动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助力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
杜松全指出,长三角区域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边,面向全国,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全程化康复医疗基地。实验室安徽分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将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与服务,更是将理论研究应用到服务实践,形成良好闭环。杜松全强调,长三角“三省一市”残联要深化创新研究方向,满足残疾人提出的康复需求,用科技创新、共享共创的服务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等优势,开展前沿的辅具技术研究、培养高素质的辅具技术人才、打造辅具技术创新平台,为服务长三角辅具康复技术贡献智慧。
杨宏星指出,实验室成立是沪苏浙皖四省残联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工作突破口,深化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是一次科技惠残的生动实践。与科大讯飞携手共建实验室,将汇聚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和团队,为智能辅具事业发展带来关键技术支撑,推动“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新格局。希望实验室能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经验,以质量高、叫得响的“拳头”产品,为长三角区域残疾人辅具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安徽方案、贡献安徽力量。
刘庆峰介绍了科大讯飞依托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积累,近年来在科技助残方面开展的系列工作。讯飞听见APP和智能助听器应用到听障和视障人士日常交流中,“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讯飞开放平台累计创建了近3万个无障碍应用,累计服务1269万视听障人群;“听见AI的声音”关爱行动累计为听障人士提供超1亿分钟的免费转写服务;讯飞输入法无障碍模式为视障人群铺设了通向互联网世界的“盲道”等。他表示,人工智能在科技助残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认知大模型的深度语言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对话等能力持续升级,在残障人士信息获取、陪伴、安全守护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在赋能残疾人方面将大有作为。
仪式上,安徽省残联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康复辅助器具与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和支持。杜松全、杨宏星、刘庆峰、姚群、高光权、焦玲仪共同为实验室揭牌。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副会长杨先军围绕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关键技术作主题分享。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展厅及我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研发应用成果展示。
上海市残联、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联、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安徽)G60智慧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三联集团、安徽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部分会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实验室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授牌仪式
图为活动现场
来源:安徽省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