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免费共享家门口的康复辅具服务——张家口市残联创新推行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试...
- 日期:2022-07-21
- 来源: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为推动后奥运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张家口市残联以建设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为切入点,构建覆盖城乡、辐射社区、方便可及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网络,着力为有需求的群众适配最实用的辅具。截止目前,全市刚刚建立3个多月的62个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累计提供轮椅、腋拐、助行器等共享辅助器具服务200余人次。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全面推动共享辅具建站工作
聚焦残疾人、老年人、伤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短期的辅助器具需求,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场地及人员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采取公益性服务运作模式,免费为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患者提供共享康复辅具服务。一是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市残联把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后奥运时期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契合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高标准制定方案。相继制定出台了《2022年张家口市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管理办法及管理制度》,对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建设从工作目标到服务对象、从具体流程到工作任务、从工作要求到督导落实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三是全力推动落实。党组理事会多次听取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推进落实情况汇报,主管理事长多次深入基层实地督导调研,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明确责任,全面规范,推动共享辅助器具良性运转
为确保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建设见实效、出长效,市残联把解决“谁来干、怎么干、干什么”等问题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来抓,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各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的选址、运行与管理,市县残联负责提供共享康复辅助器具和督促指导工作落实。二是明确工作目标。2022年,全市建立50个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每个县区建立3个以上;2023年,新增100个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覆盖全市约60%的乡镇(街道),每个县区建立6个以上;2024年,实现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全覆盖,为受众群体提供优质、便捷的康复辅具服务。三是明确服务对象。聚焦持证的残疾人,兼顾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及有短期和应急需求的伤病患者等群体,免费为其提供共享康复辅具服务,切实将共享、便捷的服务理念体现到行动上,落实到服务质量上。四是明确服务流程。制定共享辅助器具服务办理的五步流程,即“申请→评估→配发→归还→维修、消毒→申请……”,明确每个流程的具体要求,推动共享辅助器具能够用得出、收得回、可续用,形成完整的运转闭环。
三、多元联动,汇聚合力,提升辅助器具的共享效果
建设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涉及场所选址、岗位定人、辅具配备、经费保障、日常运管等各个方面,必须多元合力、共同作用才能落到实处。一是明确残联的主导作用。市县残联强化职能定位,主动加强政策指导和动态跟踪,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合理构建服务网点,提供建站初期所需辅助器具,积极帮助解决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发挥乡镇及社区的主体作用。各乡镇、社区党委、政府是建立共享康复辅具服务站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站工作的场地选择、人员配置,建立完善服务台账,持续提供共享服务。三是引导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共享康复服务中,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捐赠和救助。目前已收到捐赠的电动轮椅、功能轮椅、康复训练器等辅助器具241件,成为共享辅具的有力补充。四是强化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根据《实施方案》,各乡镇、社区细化量化工作指标,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市县残联建立工作评价及淘汰机制,强化实地督导与绩效评估,每年对服务站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及时推广建站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五是发挥媒体宣传的促进作用。注重总结经验、挖掘亮点,加大培树典型力度,切实发挥社区网络员“传声筒”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站点服务开展情况,提高康复辅具共享服务的知晓率和辅助器具的循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