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试点工作喜结成果
- 日期:2020-08-06
- 来源: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图为在试点机构召开教育康复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2020年7月28日,广西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龙城柳州举行。经过一年的实施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和社会效益。
广西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本试点工作,筹集了200万元资金,对全区100名0-17岁的符合条件的视力残疾儿童进行免费资助。其中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爱尔眼科医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等四家自治区级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作为医学康复方块的协作机构,负责完成80名儿童的筛查、手术及康复训练的救助任务;由柳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化县特校作为教育康复方块的协作机构,负责完成20名儿童的筛查及学前教育康复训练的救助任务。
由于视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在我区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学前教育方面,在国内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操作规范可借鉴。从2019年7月开始,由自治区残联康复部牵头,自治区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积极协助,组织各定点机构的医学、教育专家对视力残疾儿童救助的救助方式、资助标准、病种范围、康复训练方法、流程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最终形成一个较全面详实、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试点方案。
针对视力残疾儿童分散、基层专业知识薄弱等筛查难点,自治区辅具中心协调各试点项目机构成立专家技术组,组织各机构派出专业技术骨干分别在百色、河池、祟左、柳州等市的近30个县区进行视力残疾儿童与助视器需求筛查。对符合条件的视力残疾儿童即启动救助程序,直接适配助视器,或进入机构进行手术或康复训练,通过“先医保报销后项目资助”方法,做到应救尽救。
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试点工作共为88名视力残疾儿童进行了视力矫治手术和(或适配助视器)康复训练,为20名视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学前教育康复训练。从阶段性评估和评分来看,视力矫治手术及康复训练有效率仍达到90%,显效率达到75%以上;所有接受学前教育康复训练的20名视力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达到了试点工作的预期目标。
试点工作的开展,填补了我区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中的一项空白,大大促进了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了视力残疾儿童的医疗、辅具、教育、社会等综合康复的理念,为助视器等视障辅具在视障儿童的医疗、教育康复中的灵活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分别在柳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各试点协作机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近20人参加了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自治区残联康复部三级调研员严华同志出席并主持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