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甘肃省辅具中心开展贫困残疾人筛查 照护服务助力残疾人脱贫攻...
- 日期:2020-05-18
- 来源: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图为中心专业技术团队到临夏州开展残疾人假肢矫形器筛查工作
图为中心医疗康复服务团队深入兰州新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中为残疾人开展需求摸底调查、功能评估和医疗检查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甘肃省辅具中心在全国助残日之际派假肢矫形器专家深入全国脱贫任务艰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五县一市开展残疾人辅具筛查工作,同时派医疗康复专家深入到兰州新区54个行政村为31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开展需求摸底调查、康复指导和照护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残疾人朋友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营造了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受到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4月23日-4月27日,中心假肢科负责人和矫形器科负责人带领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五县一市,开展上肢假肢、下肢假肢和矫形器的筛查工作。期间,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永靖县、临夏县、和政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和临夏市六个地县的残疾人朋友进行了科学、严谨、细致的残肢测量与检查,对于残端不能承重的患者进行了标记,共筛查64例下肢假肢、上肢假肢和51例矫形器,并对此次筛查患者的假肢材料较之前做了大幅提升,有效减轻了假肢自身的重量,行走更加轻便,方便了残疾人穿戴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中心二级专科医院职能,利用好中心在残疾人辅具服务方面的资源、技术、服务优势,就近就便为兰州新区贫困残疾人朋友提供辅具服务,中心参加了“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为贫困重度残疾人购买照护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中标承接了兰州新区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项目,派2支医疗康复服务团队深入到兰州新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中,为311名残疾人开展了需求摸底调查、功能评估和医疗检查等服务,并对残疾人家属进行了护理指导及辅助器具使用指导,通过摸底调查、服务指导、健康检查,从残疾人需求出发,制定了项目服务计划与服务档案,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照护服务,最大限度的改善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居家自理能力,减轻监护人陪护压力,缓解遏制残疾发展的速度,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
近年来,在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及甘肃省政府和省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执有国家假肢执业资格证书者9人,国家矫形器执业资格证书者9人,辅具适配相关资格证书者5人,医学、康复、护理职业资格证书者10人,其它各类执业证书者21人,同时,中心聚焦科技发展新前沿,先后引进国际一流的德国奥托博克假肢矫形器生产线,法国Rodin4D七轴数控加工机器人,BTSG—WALK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和德国e-go步态训练系统等国际先进设备。在服务模式上探索“医工结合”及“互联网+辅具”等创新举措,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验收的国家级辅助器具区域中心——“国家辅助器具西北区域中心”。中心将继续竭力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朋友提供更细致、周到、精准的服务,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贡献“甘肃辅具”力量。